上海劳动律师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律师文集 劳动就业
文章列表
浅谈高校就业指导
2016年10月2日  上海劳动律师
贺锦 李江 (南昌)

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,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,特别是近年城镇新增劳动力、农村富余劳动力、下岗失业人员这三大群体的数量急速攀升,就业形势更加严峻,且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大幅度上升,就业压力持续增长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,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不再采取包办分配的方式来安排毕业生就业,而是以市场为基础,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,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、政策指导下,采取“双向选择,自主择业”的就业办法。但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,并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,很多毕业生毕业时仍然不清楚自己愿意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,对择业方面存在许多疑问和困惑。这就把就业指导教育推到了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位置。为此,笔者认为,各高校有必要开设就业指导课,安排专人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及就业工作理论研究,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系统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,这种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组织的就业指导课,能够对大学生实现全过程的就业指导,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,掌握求职择业技巧,为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及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具体来说,高校的就业指导应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。

(一) 就业政策指导

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时期的就业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。学生就业必然要受到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制约。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及各个时期的发展重点,制定总的就业政策和需要重点照顾的地区、行业、部门和单位。这些应是学生就业指导的依据。在学生就业中,一些毕业生由于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,择业时往往在思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。学校只有通过就业指导,广泛宣传就业政策,才能引导毕业生走出择业的“误区”,才能使毕业生根据国家需要并结合个人实际,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。

(二) 就业信息指导

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,它是择业的基础。就业信息指导就是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,通过整理、归纳和分析,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需矛盾,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,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,以对他们的求职择业及自我塑造和发展起到帮助和导向作用。此外,在学生就业中,往往存在收集信息不全面,容易被假象迷惑的现象,就业信息指导,可使学生学会全面准确地收集就业信息,并结合自己情况对其进行加工处理,去伪存真。高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,拨出专门的经费,指派专人负责,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和筛选,并与全国各大知名的专业人才网站建立合作关系,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多种求职方式。

(三) 就业观指导

就业观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,是他们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,也是其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。由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教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,学生的就业观是不相同的,择业标准也是多样化的。有的把事业放在第一位,有的把地区放在第一位;有的把金钱放在第一位,有的则把出国放在第一位,等等。因此,要通过就业观指导,首先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,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的思想,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,避免和纠正在择业中的短期行为,抵制眼前功利的诱惑,真正做到以事业为重;其次,要通过就业观指导,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,无论对用人单位或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同学,都应该采取诚实正直、实事求是、与人为善的态度,决不能在求职择业中吹嘘自己,贬低别人,更不应采取拉关系、走后门等不正当行为。

(四) 就业技巧指导

求职是一门艺术,有许多技术和技巧。求职择业技巧对于学生能否成功择业影响极大。一般来说,面临就业的学生,普遍思想准备不足,有恐惶感,缺乏择业技巧。通过就业技能指导,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,诸如专业、爱好、特长、志愿、身体状况、实际能力等,确定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最符合自己心愿的择业目标,以便使他们在不同的需求形势下选择适宜或比较适宜的工作;其次,要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择业的能力,掌握自荐、应聘和面试的技巧;再次,帮助学生在择业时树立竞争意识和把握机遇的意识,以便使其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。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同时,应有针对性地安排模拟招聘会,使学生自由地选择职业,主动地参与到竞争当中去,并对失败与成功分别进行剖析,使学生认清自己,在求职时真正做到扬长避短,提高求职成功率。

(五) 就业心理指导

学生在走向就业市场,参与“双向选择”的过程中,在择业走向及选择职业岗位方面,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,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及就业的压力和困惑,容易在择业时产生矛盾心理。例如,患得患失,难以抉择;急躁焦虑,临阵怯场;缺乏自信;以及自卑自弃等。要通过就业心理指导,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,提高心理素质。例如,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,专门开辟就业心理咨询,选派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与心理学教师一起,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。

(六) 关于“走向社会”的指导

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,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。在他们刚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时,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,需要一个适应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,需要经历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。如何尽快适应环境,进入新的角色状态,完成工作以后的心理调适,这便是就业指导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要通过走向社会的指导,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,尽早进入新的角色状态;尽快适应环境,适应社会;树立信心和责任感,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乐业、敬业,脚踏实地干一番事业。学校不能认为,学生只有毕业后才可以走进社会,学生在求学过程中,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寒假、暑假进行社会实践,使学生能对社会有所了解,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。

来源: 上海劳动律师  


邱科铭——上海劳动律师

18916407844

扫描二维码

掌上律师解烦恼

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@2024 版权所有 上海劳动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:18916407844 网站支持:大律师网 网站地图